健康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急救常识详细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

发布时间:2021-06-24 14:41 本文来源: 系统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工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但是,由于机械、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或者是违章操作、维护不周、操作失误以及认识不够等原因,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运、销售、使用过程中频繁地发生各种灾害事故。这类灾害事故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救援难度大,经常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灼伤、烧伤和冻伤,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救护,对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的人员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各种应急救援队伍来说,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和预防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

(一)中毒

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危险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主要是除毒,减轻毒物对中毒者的进一步伤害,现场急救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有害气体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将病人脱离染毒区域,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异物,解开衣物,同时注意保暖。严重者,进行输氧或者人工呼吸,对于CO和H2S中毒者,可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强肺的呼吸能力;SO2和NO2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避免刺激患者的肺部,并观察是否有肺水肿。

(2)对皮肤黏胰沾染接触性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卸下中毒者随身装备,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质量分数,下同)稀盐酸、酸性果汁冲冼;如为醛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冼。

(3)对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除毒物,现场可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患者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来。但强酸强碱中毒者或意识不清醒者忌用。

(4)眼内含有毒物者,迅速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5-10min。酸性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冼,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无药液时,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二)窒息

窒息是由于外伤、溺水、烟熏、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使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氧气不能进入人体,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综合症。现场急救措施有:

(1)脱离不良环境,松开患者身上过紧的衣服,使呼吸道顺畅。

(2)轻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患者口,鼻、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

(3)人工呼吸或者面罩吸氧。

(4)胸外心脏按摩,建立静脉通道。

(三)化学灼伤

危险化学品伤害化学性灼伤事故较多,常见的有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化学性眼灼伤。其灼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面积和时间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

1.化学性皮肤灼伤现场急救

(1)酸灼伤
盐酸、硫酸、硝酸造成的小面积灼伤可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大面积的灼伤用5%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冲冼,再用氧化镁、甘油糊剂外涂。氢氟酸所致的灼伤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后,再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亦可用10%氨水纱布包敷或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2)碱灼伤
碱、浓氨水灼伤用2%醋酸溶液、清水依次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

(3)磷灼伤
先在水下清除磷粒,再用1%硫酸铜溶液冲洗后,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最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切忌暴露或用油脂敷料包扎。

(4)酚灼伤
清水冲洗后用30%-50%乙醇擦洗,再用饱和硫酸钠液湿敷。

(5)焦油、沥青灼伤
用棉花蘸二甲苯清除沾染物质后涂羊毛脂。

(6)生石灰、电石灼伤
使用清水冲冼之前,用软布或软刷将固体颗粒和粉末全部除去,溶解放出热量之前,用有压力的水流迅速冲洗掉剩余物。

2.化学性眼灼伤现场急教

当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或溅入眼内时,易造成眼部腐蚀性灼伤,轻者可造成结膜炎,重者可引起角膜浑浊,甚至失明。常见的强酸、强碱、醋酸、氨水、生石灰、碳化钙等都具有腐蚀性和渗透性,都可能造成伤害。急救措施可采用:

(1)冲洗
立即拉开上眼睑,使毒物随泪水流出,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眼部,翻转眼睑,转动眼球,将结膜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洗后立即就诊。

(2)中和溶液的应用
强酸、有机磷、及糜烂性毒物灼伤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碱性灼伤可用3%硼酸、0.5%-1%乙酸、1%乳酸、2%枸杞酸或3%氯化氧溶液冲洗。

(3)去除残留物
若眼部有固体毒物颗粒附着或有被腐蚀坏死的组织冲洗不能消除时,可有粘有眼膏的棉花取之。磷烧伤,先用0.5%硫酸铜溶液洗眼后,除去黑色的磷化铜颗粒,再行冲洗,就近急诊。

(四)烧伤现场急救措施

烧伤是指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顺衣缝剪开),行“创面冷却疗法”。

2.不要任意弄破水泡,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

3.患者口渴时,可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五)冻伤现场急救措施

冻伤是指人体在严寒条件下暴露时间过长,或突然遭受寒冷袭击,身体散热大于产热,致使肌体局部缺血,或体温下降,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现场急救可以采取下措施:

1.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冻结的衣服,将患者安置在温暖的环境。动作要求轻柔缓慢,避免患者软组织损伤和骨折。

2.体外被动复温。面部进行温湿敷,受冻肢体及全身浸泡于38℃~43℃热水中,注意保持水温。严禁火烤、冷水浸泡或猛力拍打受冻部位。

二、危险化学品伤害预防

1.认知危险化学品的潜在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

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指的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及腐蚀品。目前,常见的和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种,这些物质其潜在的危险性不一样,在生产、储运、销售和使用中会造成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例如,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具有燃烧爆炸性,使用不当会造成人员炸伤和烧伤;冷库制冷剂液氨具有爆炸和毒害性,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爆炸和人员中毒、植物枯萎。对于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和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较好地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知道隐患源自什么地方,危害有哪些,找准问题症结,有的放矢地做好安全工作。

2.加强科普宣传,普及减灾常识

2005年3月29日,一辆在京沪高速公路行驶的罐式半挂车在江苏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引发车上罐装的液氯大量泄漏,造成29人死亡,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243人中毒罹难,59790群众不同程度中毒和受害。可以看出,不是从事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也会无故受到伤害。受害原因主要是意外突发事件带来灾难,而在灾难面前不知道自救的方法,不能正确及时的逃生,拖延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最终丢失生命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普及急救知识,对于挽救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人员素质不一,科普难度大,但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销售的单位有义务进行科普宣传,必须告诉周边群众所从事的行业有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对人有什么样危害,危害半径有多大,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正确逃生。让群众了解危害的性质及严重性,事故发生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3.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现场环境恶劣,险象环生,瞬息万变,现场人员随时都有受到意外伤害的危险。为确保安全,各种处置力量必须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必须划定一定的警戒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处置人员进出也需做好登记,以防不测。在整个事故处置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良好的个人防护是安全的保障,可以使人员免受伤害。例如空气呼吸器可以供消防指战员呼吸器官免受浓烟、高温、毒气、刺激性气体或缺氧伤害;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可以防止化学品对眼睛、呼吸道及表皮直接腐蚀性危害。所以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提高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才能有效保障人员安全,减少伤害。

4.科学判断灾情,正确使用战术

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打的安全是技战术之战。分析以往各种救援力量人员伤亡事故,指挥员战术、对策运用的准确性不高、时效性不强,是导致人员伤亡的又一原因。2003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爆炸,厂方不顾消防人员劝阻,盲目进入危险区进行事故处置,结果导致9名工厂领导和技术人员死亡;相反,2005年11月13日,在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处置中,支队长刘军看到反应釜变形,并伴有刺耳的尖叫声,向公司总工程师询问后,知道很快就可能发生爆炸,果断命令撤退,不到2min,随即发生第2次猛力爆炸,成功避免一线参战官兵的无谓牺牲。所以,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首先需要指挥员本身具有一定的事故处置经验,对现场危险性及时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其次是较好把握全局能力和应变能力,正确运用技战术对策,对控毒、抑毒等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事态恶化,避免不幸事故的发生;第三正确运用撤退战术,主动撤退是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重要战术,撤退不是败退,而是暂时避其锋芒,保存和转移实力,更好的处置事故,是避免救援人员无谓伤亡的重要手段。

扫一扫 看病更方便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